推動排水防澇工程建設|度量行城市排水防澇監測預警解決方案發表時間:2023-08-10 13:45 建設背景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人口從農村涌入城市,我們享受著城市快速發展紅利的同時,也遇到了一個伴生而來的問題——城市內澇。 導致城市內澇的原因很多,首先,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人為排熱、空氣污染和熱島效應導致水循環進一步改變;其次,城市建設造成地面道路硬化,蓄雨水能力降低;而且,由于城市發展走在系統建設之前,城市龐大的管網系統笨重又復雜,導致排水管網設施落后,排水能力不足等,種種原因讓人們有時不得不承受因暴雨、臺風造成的內澇風險。 國務院、住建部高度重視城市內澇問題,此前先后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的通知》,對城市防汛排澇提出管理要求:到2035年,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排水防澇能力與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加強智慧平臺建設,建立完善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平臺。 建設意義 不久前,京津冀地區受極端降雨影響,城市內澇嚴重,截至8月1日6時,此輪強降雨已經造成11人遇難,其中2人在搶險救災中因公殉職,人民的生命財產因為內澇問題受到嚴重威脅。 習近平對此次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壓實責任,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加強巡查值守,緊盯防汛重點部位,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圖片來源網絡 ![]() 圖片來源網絡 無論是發展所需,還是以問題為導向,我們都需要重點關注城市排水防澇課題,關注人民生命安全課題,強化排水防澇智慧化建設。 建設意義 ![]() 度量行城市排水防澇物聯體系 城市排水防澇主要關注以下幾個場景:城市道路、下凹橋、隧道等易積水地段;窨井、管道、排口、河湖道等排水場景。 根據場景搭建城市排水防澇監測預警系統,主要在城市易積水點、易澇點布設內澇監測設備、積水監測設備,對易積水點、易內澇點的水位、降雨量進行實時監測。 在排水口、窨井、河湖道布設水位、流量監測設備,對排水實時情況進行監控,最后通過無線物聯網傳輸給遠程管理平臺或移動手機用戶、預警信息屏。當達到預警閾值時,預警信息屏文字提示預警,遠程管理平臺、手機用戶實時接收到預警信息提示。 度量行排水防澇解決方案 ![]() 度量行城市排水防澇解決方案
![]() 度量行物聯監測設備 智慧排水物聯監測設備主要分為三類,水位計用于城市積水道路、灌區渠道、涵洞、雨污水管網、河、湖、水庫、閘泵站等水位的監測;流量計用于渠道、河流、及城市管網等的流速、流量測量;雨量計用于測量雨量,判斷是否有強降雨風險;最后通過遠程遙測終端進行數據采集傳輸。 度量行城市排水防澇監測預警解決方案通過度量行自研物聯感知設備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撐,并且依托數據提供分析服務,判斷設備、管網淤堵、雨污混接等情況,提升內澇預警能力。 度量行物聯監測設備目前已經成功應用于全國20多個城市,參與城市排水防澇項目30+,從前期現場調研,中期安裝指導,到后期數據診斷分析和售后運維均具有豐富經驗! 經典案例 2020年,廣州市啟動”智慧水務”項目建設,打造智慧治水大平臺,項目建設涵蓋“9+2”成果體系(項目成果涵蓋一套標準規范、一個基礎設施云樞紐、一個物聯網平臺、一個水務數據中心、水務一張圖服務、一個應用支撐平臺、一套視頻整合平臺、一個可視會商指揮平臺、一個水務APP應用,以及兩套互聯協同的排水和水利防災減災綜合應用體系),包括11個標準規范的建設、4000+個物聯感知站點的部署、近10+萬路視頻資源的集成、1個可視會商指揮平臺的建設、1個水務APP、2套應用系統(其中排水10+個子系統,涵蓋“從源頭到末端”的排水設施全覆蓋管理和內澇管理兩大模塊,約1000+個功能模塊)的軟件開發工作。 住建部“新城建”專項試點項目 廣東省智慧水利先行先試點項目 |